泡沫得更快去快的一场来得金融社交
最近在加密圈里,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叫Friend.Tech的新玩意。这个8月10日才在Base链上线的SocialFi平台,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,第二天就创造了4000ETH的交易量,26万笔链上交易。但就在大家都以为它要起飞的时候,半个月后却跌得比过山车还快。这不是很讽刺吗?一个号称要重塑社交媒体的项目,自己却像网红一样短命。
疯狂的Friend.Tech到底是什么?
简单来说,Friend.Tech让你可以买卖"创作者股票"。持有这些股票,就能获得独家内容和互动机会。听起来是不是很像OnlyFans?只不过现在只能发发文字。但真正让这个平台火起来的,是那种炒股票的刺激感。它的定价机制很特别,随着买的人越多,价格涨得越快,这就是所谓的"联合曲线"。
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设计时也觉得挺有意思的。它给早期加入的人很大的优势,这不就是在制造FOMO(害怕错过)情绪吗?难怪大家都抢着上车。而且创作者还能从每笔交易中抽5%,这更刺激他们到处宣传自己的股票。
为什么突然这么火?
有人说这没什么新鲜的,以前Steemit、BitClout这些项目不都玩过类似的把戏吗?但它们最后都凉了。但Friend.Tech确实在12天内就吸引了10万用户,6200万美元的交易量,这数字太夸张了。
我觉得它成功抓住了几个关键点:
首先是饥饿营销做得好。想注册?得有邀请码!这招让Twitter上大家都在求码。还有就是那个空投计划,6个月1亿积分,谁知道将来能不能换代币呢?这种套路虽然老,但永远有效。
其次是用起来确实方便。不像其他dApp需要记助记词,直接用Google账号登录就行。作为一个整天被助记词折磨的人,这点真是太重要了。而且它作为PWA(渐进式Web应用),绕过了应用商店的限制,在手机上用起来也很顺手。
繁荣背后的隐忧
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混了十几年的老油条,我觉得这个模式很难持续。现在的热度全靠"股票只涨不跌"的幻觉维持着。
平台上有三种人:创作者、内容消费者和投机者。但问题在于,当价格涨到一定程度,新用户根本买不起。想想看,在Twitter、TikTok上看内容都是免费的,OnlyFans也是固定月费。而在这里,好内容都成了有钱人的专属品。
更糟糕的是,创作者的收益完全依赖于交易量。这不是鼓励他们做优质内容,而是鼓励他们想办法制造交易。我认识的一个创作者就坦言,他现在整天想的不是怎么产出好内容,而是怎么忽悠更多人买卖他的股票。
昙花一现的命运
看看数据就知道了:协议收入从8月21日的168万美元暴跌到9月1日的6万美元,活跃用户从每小时4700人降到不到600人。这跌幅比我去年买的FTX代币还惨。
Friend.Tech的故事给Web3行业上了重要一课:去中心化理念固然重要,但光靠概念和投机热情是走不远的。真正能持续的项目,必须解决真实的需求,提供实在的价值。否则,再炫酷的概念也只会是一场短暂的狂欢。
说实话,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,我看到这种项目总是既兴奋又担忧。兴奋的是创新,担忧的是泡沫。但无论如何,Friend.Tech的经历都值得我们深思:在区块链的世界里,如何才能创造出真正持久的价值?
(责任编辑:案例)
-
最近以太坊的走势真是让人揪心啊!上周好不容易冲到4795美元附近,结果就像遇到一堵无形的墙,硬生生被压了下来,一路跌到4365美元才勉强刹住车。这两天行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,凌晨又冲到4565美元附近,结果还是没能突破,现在在4460美元附近徘徊。说实话,这行情看得我都想点根烟冷静一下。比特币这边也不太平,刚摸到12.4万美元的高点就开始往下掉,好在116700美元附近找到了支撑。昨晚虽然挣扎着想冲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ChatGPT开始涉足Web3领域时,内心既兴奋又忐忑。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深知这个市场的残酷,也明白AI技术可能带来的变革性影响。AI正在重塑加密投资格局记得去年我还在手动盯着K线图熬夜做交易决策,而现在,越来越多的智能投顾工具正在改变游戏规则。最近veDAO研究院的一组数据让我印象深刻:过去几个月里,超过千万美元的融资项目中,AI相关项目竟然占了40... ...[详细]
-
这周比特币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!价格稳稳站在3万美元上方,走势那叫一个漂亮。看着行情图表上连续五根阳线,我这个老玩家都忍不住嘴角上扬。要知道,市值2.1%的涨幅可不是小数目,这波行情来得又快又猛。最近的市场情绪就像春天的气温一样逐渐回暖,大家都翘首以待比特币ETF的获批。我观察到这次反弹特别有意思——从2.5万美元触底后,短短一个半月就飙了23%。这让我想起了2019年那波行情,同样是从低谷快速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亲眼见证了DeFi如何从一个小众概念成长为撼动传统金融体系的庞然大物。记得2020年的"DeFi之夏"和2022年FTX爆雷事件吗?这两个标志性事件就像催化剂一样,让衍生品DEX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。AMM的困境与突破说实话,早期的DEX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AMM机制虽然解决了中心化托管的风险,但那个流动性啊...经常让我在市场波动剧烈时遭遇滑铁卢。直到我发现... ...[详细]
-
昨晚美联储的决定让人既松了口气又有点忐忑。凌晨两点的时候,我和许多市场观察者一样守在屏幕前,看着他们宣布维持5.25%-5.5%的利率区间不变。说实话,这个结果不意外,但有意思的是会后释放的那些信号。鲍威尔老爷子话里有话啊!一边说就业市场还是热乎的,一边又担心通胀这个小妖精太顽固。最让我在意的是,12位官员觉得今年还得再加一次息,这可比市场预期的要鹰派多了。不过2024年的利率预测倒是给了点甜头,... ...[详细]
-
记得两年前欧洲央行首次提出数字欧元构想时,很多人都觉得这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。转眼间,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就要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了。11月1日起,欧洲央行将启动为期两年的"准备阶段",这可是数字欧元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隐私保护是数字欧元的灵魂说实话,在如今这个数据泄露频发的时代,我最关心的就是隐私问题。欧洲央行显然也深谙此道,把隐私保护放在了首位。他们承诺要为用户提供"类似现金级别的隐私保护"... ...[详细]
-
当10月7日哈马斯发射的火箭弹划破黎明的宁静时,这个中东火药桶再次被点燃。作为一名长期跟踪地缘冲突的经济观察者,我不得不叹息:历史总是以惊人的相似性重演。这场被称为"阿克萨洪水"的军事行动,用5000枚火箭弹将世界的目光重新拉回了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。一、血与泪交织的百年恩怨每次来到耶路撒冷老城,我都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。犹太教徒在哭墙前祈祷,穆斯林在阿克萨清真寺礼拜,而基督徒则在圣墓教堂朝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有个重磅消息要跟大家分享——咱们耳熟能详的张小泉品牌,这个有着近4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,居然在超维空间品牌馆开设了数字艺术展区!说实话,作为传统五金品牌的资深爱好者,看到这个新闻时我既惊讶又兴奋。毕竟谁能想到,小时候家里那把朴素的张小泉剪刀,如今也能玩出这样的新花样?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碰撞这次的合作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品牌入驻。张小泉给老用户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——通过AIGC技术生成的独家数字... ...[详细]
-
金融圈又炸锅了!管理着1.5万亿美金资产的富兰克林·邓普顿突然杀入比特币ETF战场。说真的,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:这些传统金融大鳄们终于坐不住了!他们在9月12日向SEC递交的申请文件里,准备用Coinbase托管比特币,纽约梅隆银行负责现金管理,计划在Cboe的BZX交易所上市。SEC这道坎,到底有多难跨?说实话,现在这个局面有点像一群金融界大佬在玩"谁能先过独木桥"的游戏。贝莱德、富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几年,我每次走访石化企业时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"科技创新"四个大字挂在嘴边。这可不是做做样子,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法则——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,谁能在技术上抢先一步,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。12月13日-15日,宁波将迎来一场行业盛会。"第二届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大会"就像一场科技版的"华山论剑",各路高手将齐聚一堂,分享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。... ...[详细]